穿越之乱世雄风1一一26章历史、人物总概括二

  • 背景色
  • 字号
    默认 特大
  • 宽度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
  • 滚动
    双击开始/暂停滚屏
  • 帮助
  •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

1一一26章历史、人物总概括二

小说:穿越之乱世雄风 作者:孙孝文 更新时间:2019-05-11 09:36 字数:10079

  多谢各位读者朋友看到这一章,我们继续上章内容。

  说明:前文已经提到的人物或事件不再写下,免得浪费各位朋友时间,望理解,谢谢。

  第2章:涉及事件:大兴山之战。涉及人物:程远志、邓茂。

  事件: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主将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率军五万进攻涿郡,在大兴山与刘备三兄弟和邹靖迎战,邓茂出阵被张飞刺死,程远志也在作战时被关羽一刀斩成二段,贼兵降服,此战瓦解了黄巾军对涿郡的攻势。

  人物:

  程远志:黄巾军将领。黄巾起义爆发后,程远志与邓茂率军进攻涿郡。后在大兴山被关羽所杀。

  邓茂:黄巾军将领。做为程志远的副将进攻涿郡,被张飞丈八蛇矛刺死。成为《三国演义》第一个被张飞刺死的人。

  第3、4章。涉及事件:曲阳之战。涉及人物:张宝、张梁、曹操、孙坚、高升、管亥。

  事件:公元184年十一月,黄巾军已成强弩之末,曲阳的张宝还在顽强抵抗。为了尽快结果战乱,刚取得广宗大胜的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共同进攻张宝,历经两日激战,张宝战死,被俘被斩者十万余人。

  此战,皇甫嵩将河北黄巾主力全歼,黄巾起义宣告失败。

  人物:

  张宝:?-184年,张角二弟,钜鹿(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号“地公将军”。起义后,因善使妖术,前期作战顺利,占领许多地区。但是随着形势的转变,张宝从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守,后固守阳城,与皇甫嵩激战,被部将严政刺杀死亡。

  历程:黄巾起义→对战官军→遇刺身亡。

  张梁:?-184年,张角三弟。(袁宏《后汉纪》作张良),与张角、张宝同 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首领之一,善武。184年随兄起义,号称“人公将军”。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将皇甫嵩进攻时,他率军在张角死后在广宗(今河北威县)进行反击。后因警戒疏忽,遭到 汉军夜袭,兵败身亡。

  张梁的兵败导致张宝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广宗之战极大削弱了黄巾军的有生力量。

  历程: 黄巾起义→兵败身亡。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汉末各诸侯相互征讨,天下大乱,曹操迎献帝、纳人才、重发展、善计谋,从弱小变强盛,扫荡群雄,对外降服乌桓、匈奴、鲜卑等,一统中国北方,文学上也极有造诣,代表的建安文学成为后人丰富的精神营养。后中外人普遍公认的“非常人之才,超世之杰”。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孙坚出生时祖坟数有光怪,记之曰: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许多百姓去观望,认为孙家将会发富。孙坚生母怀着孙坚时,曾梦见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阊门。她很害怕,以为这是不祥之兆,领居的老太太劝说她,这是好事。

  孙坚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今浙江杭州),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

  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阻止。孙坚提刀大步向前,一边用手东指西指,好像就在部署指挥。海贼见这情形以为来了官军,顾不上辩别,四散逃走,孙坚趁机杀了一贼,其父大惊。

  孙坚由此名声大振,郡府召他做代理校尉。后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会同其他人击溃,刺史臧旻上报战功,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黄巾起义时,正在下邳丞的孙坚被朱儁推举为佐军司马,带着乡里少年与招募的千余士兵共同镇压起义军,因作战有力,被提升为别部司马。

  公元186年,孙坚同车骑将军张温平定了边章、韩遂的叛乱。187年,孙坚被任命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孙坚也参与讨伐董卓的行列。北上途中杀死了与他作对的荆州刺史王睿和拒绝供应军粮的南阳太守张咨。到达鲁阳,今河南鲁山 后,与袁术相见,袁术惧其势,上表孙坚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

  孙坚善战有谋略,董卓想与孙坚结为儿女亲家,拉拢他。孙坚断然拒绝,向洛阳进军,在距洛阳九十里地的大谷大败董卓,后在渑池又大败吕布,进入洛阳。到洛阳,孙坚命人维修皇帝宗庙,在城南一井中打捞出汉朝的传国玉玺。不久,孙坚从洛阳撤军。

  公元192年,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袁术命孙坚为先锋,刘表派黄祖迎战。双方首先在襄樊一带作战,三月,孙坚击败黄祖,渡过汉水,包围襄阳。不料,一次出行,孙坚被黄祖部将暗箭射死,终年三十七岁。一代将星从此陨落。

  历程:少年英雄→镇压黄巾→讨伐董卓→大战黄祖→英年早逝→传奇将星。

  高升:张宝将领。在《三国演义》笫二回登场。在宛城与朱儁作战时被张飞刺死于阵前。

  管亥:黄巾军将领。在《三国演义》第十回登场。与北海太守孔融借粮,融不给,管亥攻城并斩守将宗宝,后被关羽单挑十多回合被斩。

  第5、6章:涉及事件:公孙瓒征讨张纯。涉及人物:公孙瓒、简雍、张纯、张举、速卜丸、丘力居、刘虞。

  事件:公元187年,泰山太守张举借乌桓背叛朝廷,与同郡张纯一同叛乱。杀害朝廷命官,掠夺冀、幽两州。公元188年,朝廷派中郎将孟益与公孙瓒等人讨伐张纯等人,初,公孙瓒讨敌胜,后孤军深入,反被丘力居围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最后官军突围,没有彻底平乱。后来刘虞以金悬赏,胡人抓张纯杀之,张举不知所踪。叛乱而定。

  人物:

  公孙瓒:?-195,字伯珪,辽西令支(治今河北迁安市)人,出身贵族,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年少因母亲身份卑微,只做郡中小吏,他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

  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凭借才干,平步青云,讨伐张纯,被拜为奋威将军,封蓟侯。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因作战时军队骑白马,被人冠以“白马将军”的美名,威震边疆。

  因此,他与主张怀柔政策的幽州牧刘虞产生矛盾,后矛盾激化,公元193年,公孙瓒发兵擒杀刘虞,挟持使者获得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之一。

  公孙瓒杀死刘虞,向曾借力获冀州的袁绍讨要领土,演义派从弟公孙越为使。袁绍假意答应,遣兵暗伏过道射杀。史实为与孙坚攻袁绍部下周昂,不胜,为流矢所中死。公孙越之死及冀州谁主引发公孙瓒报复袁绍,袁绍拨擢公孙瓒之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希望息事宁人,却不料公孙范刚上任,倒戈攻打袁绍,爆发界桥之战。界桥之战初时公孙瓒兵势甚盛,袁绍军节节败退,但后被麴义伏败,袁绍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大败公孙瓒,白马义从全军覆没。

  界桥之战是公孙瓒与袁绍争霸河北的转折点,经此一役,袁绍大大挫败公孙瓒的锐气,打破四面楚歌的形势,获得立足之地。次年由公孙瓒发动的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并未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公孙瓒南下受挫,转而向北,干下了败坏名声更是命运转折点的事件:杀死刘虞。

  公孙瓒虽然军队众多,地盘广大,兵粮充足;但已经渐渐失去人心,名义上带着谋害在朝廷位列三公至乎令外族臣服的刘虞的罪人。公孙瓒雄心锐减,实力大为削弱,不久后修建易京楼,欲自守幽州。而袁绍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实力日益强盛。公元195年,袁绍会集乌乌恒、鲜卑得汉、胡兵几万于潞河大败公孙瓒军,杀死邹丹,而后乘胜追击于鲍丘再败公孙瓒,斩敌二万余人。公孙瓒逃回易京坚守。

  公元198年,袁绍传书给公孙瓒,想跟他释和,公孙瓒没有答复,反而增强守备。袁绍于是大兴兵攻打公孙瓒。公元199年,袁绍对公孙瓒发动最后攻势,用计大败欲救公孙瓒的公孙续与张燕,命人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其望楼,渐渐到达中央的土丘。公孙瓒自料必败无疑,先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女、姐妹,然后引火自焚。

  历程:白马将军→界桥大战→统领四州→殊死抵抗→引火自焚。

  筒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与刘备同乡,跟随刘备行于天下,入川被封昭德将军。为人喜饮酒,闲暇自得,高谈阔论,性情倨傲,行为不检,轻看礼法。

  张纯:?-189,渔阳人。曾任中山相,后借助乌恒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背叛朝廷。后被公孙瓒等人击败,死于胡人之手,首级送于刘虞。

  张举:原渔阳郡士豪。官至泰山太守。公元187年,因不得张温重用心生不满,煽动民众,与张举联同丘力居掀起叛乱,自称天子。后被官军击败,幽州牧刘虞悬红张纯等人。丘力居因为刘虞之名投降,张举出奔塞外,自此下落不明。《三国演义》中加插张举知道张纯被杀后自缢一幕。

  速卜丸:只在史书中得出,言公元207年曹操亲征乌恒,在白狼山大破乌桓及袁尚军,袁熙、袁尚、辽东单于速仆丸(一作苏仆延)与袁尚、袁熙兄弟投奔公孙康。

  丘力居:没有详细记载,只能粗略得出:丘力居曾协同张举、张纯叛乱,后公孙瓒讨敌取胜,追至辽西管子城,被丘力居所围,粮尽众溃。后在公元189年幽州牧刘虞到任,招谕鲜卑,丘力居等降。死时认为儿子楼班年幼,于是让从子蹋顿总摄三王部。

  刘虞:?-193年10月,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公元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和累积政绩为郡吏时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后因公事被免官。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相,安扶灾荒中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不久升为宗正。

  公元187年,渔阳人张举、张纯联同乌桓掀起叛乱,杀害官民,扰乱边境。公元188年,朝廷再次任命他为幽州牧。刘虞采取怀柔政策,免除叛乱乌桓首领的罪过,叛军分崩离析,张举、张纯逃到塞外,后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害,首级送与刘虞。汉灵帝派使者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公元189年,董卓专权,派使者授予刘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公元190年,封为太傅,让刘虞回朝,刘虞因道路不通无法任职。刘虞为政其间,追求宽政,收纳流民,劝导百姓种田,开通上谷的胡市,发展渔阳的盐铁产业。刘虞虽为三公级的高官,但天性爱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风气。

  公元191年,冀州刺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后又请刘虞领尚书事,对众人按制度封官,刘虞再次拒绝。

  公元193年,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被刘虞斩首。刘虞告诉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因为同姓而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公孙瓒的部众分布在外,自觉不敌,本想逃走,结果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

  结果被公孙瓒领兵用计大败,刘虞逃到向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

  公孙瓒想称霸幽州,须处掉与他相对抗的刘虞。便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后百姓都痛哭流涕。

  历程:平定叛乱→忠于汉室→兵败被杀。

  第6、7、9章:涉及事件:群雄讨董。涉及人物: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张超、李儒、胡轸、赵岑、鲍忠、俞涉。

  事件:公元190年正月,在曹操发檄讨董的号召下,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率先行兵会盟。不久,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也北上会盟。

  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如曹操就被授行奋武将军。

  董卓听到关东军群起讨之,大为惊恐,此刻女婿牛辅领兵三万攻讨河东白波军大败,担心两方连络,便先在癸酉日,派李儒鸩杀了废帝刘辩,又与众臣议论要发大军对抗关东军,遭郑泰劝阻。欲迁都关中长安杨彪、黄琬一再劝阻,被董卓在二月乙亥日以因灾异免去黄琬、杨彪等的职务,伍琼、周毖仍认为不能迁都,董卓便以向敌通讯而杀死了当初举荐袁绍、刘岱等升官的周毖与伍琼等。但董卓又后悔杀死了二人,便重新任用黄琬、杨彪。

  迁都避祸一事仍在进行,丁亥日起,董卓以车驾先送献帝西迁。又以步兵、骑兵逼徙洛阳数百万人到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董卓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财产,死者不计其数。又派吕布掘开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没收内里的珍宝。

  最后放火烧了洛阳宫庙、官府、居家,洛阳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鸡犬不留,董卓便留守在洛阳圬附近。三月乙巳日,献帝到达长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辅政。而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绍起兵而杀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

  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董,就应有所行动,便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张邈亦派卫兹领兵随军。军到荥阳汴水时,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交战,曹军因兵少不利,大败。

  另一方面,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与袁术会合,被表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部属袁术,准备北攻。后改屯梁东,而董卓派徐荣、李蒙四出虏掠,与孙坚在梁县发生遭遇战,孙军大败,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走。

  孙坚喜红头巾,被董卓兵认出,拿下来给了近将祖茂戴上,引开徐荣军骑兵,孙坚则由小路逃出。祖茂被敌军追得困迫,便下马将头巾放在一条烧过的柱上,自己则隐藏在草堆中。骑兵看见头巾,以为是孙坚,便将头巾重重围绕,到近看才发现是柱,便离去。

  韩馥惧怕袁绍危及自己,便一步一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军粮耗尽后,联军各自回到守地,但各军仍保持盟友关系,但间隙已越拉越大。

  一刘岱与桥瑁二人一向交恶,刘岱便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二:袁绍与韩馥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想立刘虞为帝,袁术亦反对。但曹操只是大笑,暗地里却对袁绍十分厌恶,拒绝。不过袁绍仍与韩馥等仍于二月推举刘虞为帝,于是派张岐等邀请刘虞讨论事宜。 直到刘虞多次拒绝,更斩杀使者,袁绍等唯有罢手。

  三:二月孙坚收复散兵,屯兵阳人,董卓便派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由人心不齐加上准备不足等原因,孙坚于阳人大败董卓军,斩杀都督华雄等人。

  袁术见孙坚大败董卓军,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假如孙坚得到洛阳,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狼而反招来虎呀。”袁术心疑,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亦回到阳人。后孙坚拒绝与董和亲,立即进军大谷,董卓亲自率兵与孙坚在先帝陵墓间发生战斗,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陕集兵。

  孙坚休养充足攻入洛阳,便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击退吕布。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董卓则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众诸侯,自己则出发向长安。

  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联军中的各群雄在这战役中大多都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董卓讨伐战中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结束。

  盟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反而是最先挑起内斗的人,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交恶,其麾下在讨伐董卓中威名远扬的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伏战死。自此袁家两兄弟决裂,形成中原混战。

  其后,曹操因私怨进攻徐州陶谦;刘岱、桥瑁、张杨等较弱势力也纷纷明争暗斗;及孙坚部下拥立孙坚长子孙策亦进攻江东各地,割据一方。

  由于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奸臣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的局面从此全面展开。

  人物:

  韩馥:?-191,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县)人。东汉末年冀州牧。讨董时与袁术推举袁绍为盟主,同与袁绍谋立刘虞为帝。后临群雄割据,袁绍听从谋士逢纪建议,威胁取得冀州。韩馥生性胆弱心疑,失去冀州逃亡到张邈,一次袁绍遣使,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馥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

  韩馥的怯懦性格引诱了惧怕自杀的无奈悲剧,“ 杯弓蛇影”的成语也出自韩馥。

  历程:一方诸侯→讨董风云→惧让冀州→忧惧自杀。

  孔伷:生卒年不详,字公绪,陈留人。按正史记载公元189年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起兵讨董的地方势力之一。

  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个豫州刺史孙坚。正史对孔伷事迹的记载太少,只有《英雄记》提到他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历程:起兵讨董→生死两茫。

  刘岱:?-192,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刘岱与公孙瓒和袁绍和亲,袁绍让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瓒也派部下的从事范方率军协助刘岱。其伯父刘宠曾做过太尉,家世显赫,背靠大山。公元190年,参与讨董联盟。

  后来,袁绍与公孙瓒矛盾爆发,公孙瓒取得胜利,曾对从事范方说:“刘岱若不把袁绍家眷赶走,你就率军返回,攻灭袁绍就来攻打他。”刘岱很害怕,别驾万彧建议他去询问程昱。刘岱把程昱叫来,程昱让他支持袁绍,后果真袁绍取得胜利,扭转战局。

  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刘岱想领兵出战,鲍信详细分析了敌我力量及所处垸地劝阻刘岱应据城坚守。刘岱执意出战,战死。

  曹操手下也有一位叫刘岱的人,不仅同名,更同字,司空长史沛人刘岱。

  历程:汉末诸侯→讨董联盟→兵败被杀。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中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兖州泰山郡人。官至河内郡太守。起初,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大将军府掾。何进去世后,受拜为河内郡太守。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

  最后,对董卓遣使游说的友好方式,王匡按袁绍之意抓入大牢,对官民施行酷刑,派来游说的官员如自己的妹夫胡母班与吴循、王瑰等人,都被斩首。王匡的过激行为引起民愤,妹夫胡母班的亲属怀恨,与曹操联手攻击,兵败离世。

  在纪传体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皆有叙述到相关事迹;但是,没像其他群雄一样,拥有个人传记。

  历程:将军府掾→河内太守→起兵讨董→兵败身亡。

  张邈:?-194年,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末年陈留太守,汉末群雄之一,曾参与讨伐董卓。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乐善好施,为“八厨”之一,曹操、袁绍都是他的朋友。朝廷征召他入官,以优异成绩被任命骑都尉,后任陈留太守。

  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此前讨董时多次直言责备袁绍,与袁绍有隙,又曾与吕布交往,袁绍几次叫曹操杀张邈,但曹操都未听从,跟张邈更为亲近。后来,吕布离开袁绍去投靠张扬,途径张邈住处,与他告辞,两人拉手立下誓言。袁绍听说这件事,无比气愤。张邈担心曹操最终将会替袁绍杀自己,心中总是不安。

  公元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经陈宫游说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在巨野被曹操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全家及弟弟张超都被曹操杀于雍丘。他自己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尚未见到袁术就被部下所杀。

  张邈“叛曹迎吕”之事,成为命运的转折点,名声前后判若两人。

  历程:少时八厨→陈留太守→归附曹操→叛投吕布→部下所杀。

  乔瑁:桥瑁,?-190年,东汉末官,汉东郡太守、太尉桥玄族子。字元伟,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任兖州刺史,后为东郡太守。公元190年,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同袁术等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后因与刘岱不和,为岱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亦记此事。

  历程:官世之家→假公发檄→不和被杀。

  袁遗:生卒年不详,字伯业。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是袁绍、袁术的室兄。初为官长安令,早年曾出任山阳太守,参与讨董卓联盟,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袁绍任以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袁遗走至小沛,为兵所杀。(袁遗应早于袁绍的生年,即153年;按《英雄记》所述,卒年约在192年。)

  历程:名门世家→讨伐董卓→为兵所杀。

  网友所创袁遗传:少时的袁遗出时怪异,生时因所谓遗生,因此取名袁遗。离奇的是袁遗母亲怀胎二十月才生下袁遗,生下来的时候那是满屋香气,方圆三里都能闻到,袁遗出生后,他府里来了一个算卦的道士,姓潘,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这个算卦的说:遗,性合并,天下将定.若各为宾主,天下三分,后归外性。”

  按潘道所言:遗,指袁遗,性,指曹性。二人齐心协力,天下将会被平定。若各仕其主,不在同一阵营,天下会被三分,会被其他人取代。

  先不说潘道所预言的与后来的三分天下惊人的巧合,袁遗的经历越加离奇怪异,用列类表示:

  十四岁,世所罕见封为长安令。河间太守张超常常在太尉朱鉨面前推荐袁遗,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纵;若乃包罗载籍,管综百氏,登高能赋,鷪(ying,一音)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献帝登基后封遗为扬州刺史,曹操也称遗“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

  十六岁,时任山阳太守的袁遗参加讨董联盟,曹性此时投在吕布帐下,潘凤见了十分惋惜的对袁遗说:“遗、性不一起公事,各投其主,天下将乱也。”后潘凤被关羽毒酒,死在华雄手下,华雄亦被关羽所杀,而二人死后第二天尸体皆变成朽木,原来二人全是潘道幻化了一千三百二十六个幻象中的其中两个。

  后董卓战败,联盟瓦解。袁遗想起父亲小时候对自己说潘道长告诉他的话,又有阵前潘凤的话,就想前去寻找曹性一起公事,好让天下太平。但是这时候袁绍要去攻打乌恒,在父母的劝阻,袁遗决定先助宗亲,再找曹性,派下人去打探消息。

  战争中,袁遗三个晚上大遗特遗,冲垮了乌恒军二十六个营寨,乌恒军被迫跑到了漠北定居。袁绍被围困于木杨关,袁遗赶来连挑敌将三十五人下马,杀败敌军使袁绍得以脱困。战争中袁遗曾被乌恒公主看中,立誓迫娶,后结为夫妻 。

  几个月后,下人回来后却带给袁遗一个不幸的消息,曹性战死。而曹性死后第二天也变成了朽木。原来曹性也是潘道幻化的一千三百二十六个幻象中的其中一个。

  袁遗听到曹性战死,十分吃惊,不知道如何凭自己平定天下。后来没办法了,他就想辅佐袁绍,让他平定天下,但是袁绍十分不喜欢这个堂哥,不但从来不听袁遗的意见,还把袁遗仍到一个穷村里当村长。

  之后曹操击破袁绍,杀死袁绍一家及自己的父母,请袁遗做官。袁遗则因为夏侯惇杀了曹性,自己的亲戚也被灭门,十分气愤,投靠了刘备。后在关羽帐下,计淹了樊城魏军。但与关羽又生矛盾,心灰意冷决定去杀最后三个仇人。一个害了幻象潘凤的关羽、一个杀了幻象曹性的夏侯元让和灭了袁世一族的曹操。

  袁遗先去吴国献上了“渡江袭荆州”的计谋,孙权大喜,想留下袁遗,袁遗只是不肯,而后前往许都。

  路上袁遗遇见了潘神的幻象,潘神说,不必去杀夏侯和曹操二人,夏侯也是自己的一个幻象,曹操杀袁氏一族是天命,现在袁氏一族全在自己的仙园里享福,而袁遗有个更重要的任务,暗中帮助司马懿,原来着司马懿也是潘神的一个幻象。司马懿一生中将有一次大难,所以潘神来找袁遗让他帮助司马懿过次难关。

  袁遗答应到许都投降曹操,曹操大喜将袁遗前往投靠刘备时留下的妻子安然无恙的还给了他,还十分重用他。袁遗很感激,就领兵剿灭了各地叛军与北亏蛮族,所到之处攻不不克、战无不胜。

  诸葛亮认为司马懿是自己北伐最难对付的敌人,于是暗中造谣说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想取魏代之。那时候魏国皇帝是曹丕,袁遗十分喜欢曹植啊,曹丕就不喜欢了,不重用他。后来司马懿蒙冤停职,准备处死他。在袁遗的劝解下只是削去职位。司马懿得知很感激,私下有了交际。

  诸葛亮攻打魏国,曹睿很害怕,请众臣商议。袁遗就让司马懿出山,只有司马懿才能打败诸葛亮,曹睿就同意了,司马懿一出山就掌握了重权,局势已定。袁遗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是时候走了,就上书曹睿要领兵去攻打投靠蜀国的鲜卑,曹睿就同意了。

  司马懿听说这件事情就知道袁遗要去干什么了,他死活不让袁遗前去。但是袁遗非去不可啊,司马懿拦不住,只好请袁遗去自己家吃顿饭再走。饭后,袁遗和司马懿坐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从晚上聊到第二天早晨。这一聊他们二人详细的计划出了统一全国的计划,袁遗见时候不早就要出发。司马懿带这两个儿子送了五十里才恋恋不舍的回去了。

  在征鲜卑战役里,袁遗于界牌关被鲜卑大军层层包围,袁遗被敌人用刀刺穿腹部,肠子全出来了。袁遗拉出自己大肠小肠缠绑腰部继续力战至阵亡,是为盘肠大战中文形容词:奋战不懈。终年50岁,后来司马懿统一全国后封袁遗为[烈虎尊王]。

  由于袁遗的故事离奇古怪,很多史学家都不承认。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 当前用户ID : , 当前用户名 : 微信关注:zhulang66

孙孝文 说:后续内容会很快补充上的,加油。

推荐在手机上阅读本书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热门推荐

换一换   

loading

loading

穿越之乱世雄风

最新 全部 0

我要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