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韵国陶第四十五章 宜陵风月

  • 背景色
  • 字号
    默认 特大
  • 宽度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
  • 滚动
    双击开始/暂停滚屏
  • 帮助
  •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

第四十五章 宜陵风月

小说:紫韵国陶 作者:李佳羽 更新时间:2020-01-18 23:11 字数:3017

  陶云飞这段日子除了在宜陵工艺厂继续做他的技术员外,李老板、刘大富他们有时候也会带着陆厂长来看他,安慰他几句之后也陪他去拈花一品紫砂工坊看了老爷子最后一面。

  陶家家族的人也来看他,但是觉得这祸事是陶云飞引出来的,大长老便叫人把陶云飞喊道自己房里怒斥了一番,陶云飞也没有狡辩,只是站在那里默不作声。

  白镇长也来看他,镇上派出所所长也带了警察来现场勘查取证,但是因为条件简陋,加上案情重大,案子便发到市局专案组来侦查。

  案子已经报到市公安局,但是那个时候这种流窜的案子不是很好破,茫茫人海大海捞针,很难找出凶手下落,好在李老板他们也没有再继续催促陶云飞,只是让他忙完这一阵之后再动身去新加坡。

  不过也就是那一次回来之后,他变得低调了很多,既然陶云鹤去世,那么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裂石流云,时光荏苒。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鱼米乡的一川烟草,一带秋水,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一如波浪消失在湖心中。

  夏天的宜陵博物馆里,正在进行一场紫砂工艺品展览,里面人潮鼎沸。

  陶云飞陪着白秀娟,也在这人群之中观看。

  “各位请看,这艘阿拉伯沉船是印度尼西亚的Belitung岛渔民发现的,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唐代,被命名为黑石号。”

  年轻的女讲解员正在讲解着,她面前的这些参观团成员们听完之后不由得议论起来:“阿拉伯的船怎么会来到中国呢?还沉没在印度尼西亚,就是古代那个爪哇国吧?”

  陶云飞倒是饶有兴趣,白秀娟却不太感兴趣。

  随着这群人交头接耳,女讲解员却注意到一个长相英俊,却十分高冷的青年男子没有应声附和,上前仔细观察起沉船来,她于是说道:

  “各位,我来解释一下你们心中的疑团,阿拉伯船在公元9世纪可能在阿曼和中国之间航行,有证据表明它主要沿着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运输陶瓷。”

  人群中有个中年人这个时候却说道:“说是这么说,可是阿拉伯船回阿拉伯应该走南中国海吧,怎么会出现在印尼呢?这可有点说不通吧。”

  讲解员一时有些语塞,讲解时遇到这种杠精怎么开口都会被带偏,这时参观的人群也纷纷点头,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中国唐代时就一直有阿拉伯人从中国向东南亚马来人传播伊斯兰教,贩运陶瓷半路上遭遇台风在印尼触礁沉没,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讲解员看到,原来是船前那个男人在自言自语,正是陶云飞,说话声却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大家都能听见等于为讲解员解了围。

  女讲解员毕业不久,听到后转过身向他递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没有这个男人长得这么高冷,却很能体贴人。

  忽然远处传来清脆的女声:“陶云飞,你在那边干嘛呢,快过来看,我发现了好东西。”

  顺着圣园看过去,只见一个年轻靓丽的女子在不远处的沉船陶瓷品展区向这边招手。

  陶云飞冷冷的脸上嘴角微微扬起,也不顾及其他人的目光,小声说:“得罪,得罪,我过去一下。”

  “这人不是我们考古参观团的啊?”那个中年男人看着陶云飞远去,问讲解员,“这个人是怎么混到我们参观团里来的,还一路跟到现在。”

  讲解员微微点头:“啊,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我看他一直在你们队伍里,所以......”

  中年男人想了想,拍了拍大腿忽然想了起来:“哦,我想起来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宜兴丁蜀镇的拈花一品紫砂工坊主人陶老先生的孙子陶云飞啊。”

  参观团里另外一个人笑了笑说:“就是他,老张,你怎么连宜兴大才子陶云飞都不认识,喏,他那个女孩子就是白镇长家的千金白秀娟。”

  那边陶云飞已经走了过去,和那个女孩子打起了招呼:“秀娟,你发现什么了,这船这船由阿拉伯硬木制成,这展览的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是伊斯兰教徒用品,你能发现什么?”

  秀娟指了指玻璃柜里的瓷器道:“云飞,你看这站出来的画,上面绣着好俊美的将军啊!”

  谁知道半路上陶云飞看到讲解员和参观团,便故意挤在里面听了一番讲解。

  陶云飞听完白秀娟的话,心里不由得嘀咕了一声,你花痴啊你。

  定睛一看,只见眼前陈列的一幅画,画中人是一个英俊的将军,一袭军装勃然英姿, 如琼枝一树, 栽于黑山白水间, 终身流露着琉璃般的光彩, 漆黑不见底的眼眸, 如一潭深水直淹没得人无处喘息,双眸犹如烈火。

  还没等陶云飞回过神来,秀娟皱着眉头说:“我怎么觉得这个唐代的羽觞壶跟你们家的手艺很像啊。”

  陶云飞定睛一看,想起爷爷传给他那一本《拈花一品》中有记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其形状呈椭圆形,两侧各附一耳,呈半月形,就像一双羽翼,亦名羽觞、耳杯。

  秀娟又走到一个展台上,隔着玻璃屏障边看边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耳杯饮酒,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琼浆蜜勺,实羽觞些”之句。”

  “耳杯在汉代更为普及《汉书》有“酌羽觞兮销忧”的记述。”秀娟喃喃念到。

  走着走着秀娟忽然拉了拉陶云飞的衣袖,指了指前方惊讶道:“陶云飞,快来,你看,这个壶的落款,阿紫,是不是你爷爷临终时候说的祖先啊。”

  陶云飞转过身来,看了看秀娟:“你说的那个壶的落款在哪呢,我看看。”

  于是秀娟便用手指给陶云飞看了,果然在壶腹位置发现一处小小的钤印,只见那钤印位置讲究,位于孔侧,虽然位于诗画尾部,细细看来却是十分和谐般配。

  陶云飞对着玻璃外罩仔细看了起来:“自古以来制壶高手和名家对钤印和款识比较讲究,印款篆刻多出自金石高手。”

  秀娟点点头,站在他一边说:“这印章看起来也不是凡夫所刻,所谓用于盖内必在孔侧,于壶底必用于中央,于把梢必在梢下,于壶腹必在诗画之尾。”

  陶云飞看了一会说道:“看这小篆笔法确实为精品,因为金石刀痕难以仿真,而且形状尺寸及烧成收缩率变化也比较大大,制作者各自有其钤压偏好和习惯,你果然是十分细心。”

  秀娟捋了捋秀发,嘴角笑道:“说道制壶,一般都会请刻章人制印,一些专业研究的人能从紫砂壶的印章上判断壶的价值,所以我还记得你爹当年说过,壶如人一样,也是有名有姓的。”

  陶云飞缓缓道:“每每艺术珍品,制作的人都会在上面暗制特有的、不易被人发现的标记,在鉴别的时候,可以从斋室名号、制作纪年及壶名上看出一些端倪。”

  秀娟点点头:“金石艺术在紫砂壶上确实也是别具一格,那么你看这印章如何?”

  陶云飞道:“据说唐代最著名的篆书大家是李斯之后小篆写得最好的人李阳冰,他的刻帖有《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等,我看这印章,似乎是李阳冰的手笔。”

  这段日子,陶云飞常常想起爷爷的话,常说万物都是有灵性,紫砂壶本身就是灵性使然,加上人气的培养,有着非同一般的灵动。

  养一把好壶,不仅仅是让它有气度,传说还有一种人物合一的境界桥梁,也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茶人合一的心性。

  茶道配以紫砂壶的滋养,人的灵性孕育,其实更是一种心与壶灵性的沟通,是一种养成,每一把壶养到极致处便会有壶灵化形出现,壶灵护主,可保主人逢凶化吉。

  以前陶云飞以为这些都不过是人们的杜撰使然,现在看来倒不一定,他也算是知识分子,封建迷信也是不太可能的,只是觉得茶具和紫砂壶一样日子久了有磁场作用罢了

  传说归传说,陶云飞并不在乎什么壶灵,他在这段日子里接待了不少亲戚,也整理了拈花一品作坊的,除了爷爷当初锁着的作坊坊库和地下室,其他房间都整理了一番。

  原本家族的人也来打算把作坊帮助收拾整理,却被陶云飞谢绝了。

  曾经有人想半夜来作坊寻找什么,也被陶云飞给赶跑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的拍打泥片,把泥巴搓成泥条,弯曲成所要的壶把造型,再接到壶上,用工具悉心的碗出壶嘴儿。

  刚说完,便听到一个人在身后轻轻拍掌:“妙妙妙!阁下果然不愧为陶家单传,这眼力见,果然不是盖的。”

  话音刚落,一下子让陶云飞也吃了一惊,他转眼一看,身后正站在一个身穿白袍的陌生男子。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 当前用户ID : , 当前用户名 : 微信关注:zhulang66

推荐在手机上阅读本书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热门推荐

换一换   

loading

loading

紫韵国陶

最新 全部 0

我要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