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如果要高度概括的讲,作战的方式自古以来都没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尽量把 伤害输出到对方头上,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这么简单。有弓箭的时候,没有几位愿意拔刀上去砍人的。
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不论是正面硬钢,还是跟在后面追着打,用刀枪肯定是不好使。如果是和对手同样的弓箭,你是静止靶,人家是移动靶,命中目标的难度比人家大多了,而且就算你射着人了,只要不致命,人家的马就驮着主人跑了,换你被射着了,只能躺在那里嗷嗷的喊疼。
好在秦朝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弩,经历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洗礼,不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那都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先进的瞄准设备“望山”,使得命中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到了汉代,军事科技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秦弩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射程四十五丈以上的撅张弩、腰引弩,甚至是射程超过一百二十丈的大黄弩这种变态的远程攻击武器,望山上也增加了刻度,使得命中率进一步提高。
反观匈奴,他们手中的弓箭确实在射速上要快许多,但是有效射程只有九、十丈,超过这个距离,基本上不能破防,这跟他们战马的装具有关。弓的射速要比弩快很多,但是如果用弩的人多,就可以通过数量来弥补射速上的差距。使用弓的话,在箭矢射出之前你得一直拉着弦,用弩只要拉一次,然后端着瞄准就行了,拉着弓瞄准和端着弩瞄准完全是两个概念,在颠簸的马背上和坚实的地面上瞄准同样是两个概念,这就是步兵弩手远比骑兵弓手容易训练的原因。
汉军的弩箭采用金属箭头(铁和青铜箭头混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质箭头比例越来越高),杀伤力很强;匈奴骑兵并不是人人都用金属箭头,很多是用磨尖的骨头代替,这也大大降低了破甲的能力。
综合上面的内容来说,在远程武器上匈奴是不占优势的,而且还有件事要说一下,大规模的战斗中,单个士兵的命中率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不是每个人都能百步穿杨,百步之外能射中羊也就很不错了。汉军如此,匈奴也一样,而且汉军射手的专业训练非常严格,匈奴牧民也不是闲的天天弯弓射大雕,射雕手在匈奴阵营中不会很多。箭法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被夸大了,其实射程和箭头杀伤力才是王道。
汉匈全面战争爆发时,汉朝在进攻武器上占有了绝对优势,但是进攻性武器并不是军备的全部内容,其他也很重要,比如防具、载具以及战马等。
护具:护具就是铠甲和头盔,载具呢就是战车和战马。盔甲是战士们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但同时也是一个烧钱的家伙。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要想了,武器就不烧钱了吗?确实,武器也烧钱,特别是做工精良的武器。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盔甲的成本都要远高于武器,制造周期更是长了几倍。
以环首刀为例,在铁料,高炉,铁匠,磨刀石等等都准备完备的情况下,打造完一把环首刀,大约需要几天到十几天(这里说的是普通制式道具,不是干将莫邪那种神兵),重量一般在一两斤左右。
铠甲的制作周期则要久的多,以材官(步兵)札甲为例,因此类甲片形似书札,所以又称“甲札”,由该类甲片构成的甲被通称为札甲。汉军的制式札甲重量在十几斤到几十斤不等,但是制作工艺类似。甲片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士兵的灵活性也越强。
但是,零件越多,就意味着加工量越大,外面的铁片需要锻打成薄片,太厚了人担不动,而且每枚铁片上都有内衬,不然移动起来这些铁叶子会夹肉,另外这些甲片的连接也很麻烦,有阴线和阳线的区别,目的是为了保证甲叶不会再被利刃砍中后脱落,零件越多生产起来越麻烦,性子急的干不了,有密集恐惧症的也干不来。
就算普通士兵的铠甲没那么复杂,也要大约七百片甲片,这对铁料的消耗可想而知。每一片上面都要打孔,穿绳子,打结。给一支军队提供防具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提供武器。
但是即便如此,铁甲在汉军中也实现了大量装备。在汉帝国东南沿海地区,并没有多少强大的敌人,仅一个东南地区的主要武备库,就足以装备六万身着铁甲的重装武士和十四万身着皮甲的轻甲武士。北方武备库的库存就可想而知了。有了精良的防护,士兵作战也就更加的勇敢了。
相比之下,匈奴的防护就比较寒酸了,兽皮和薄木板是主要材料,跟汉军比起来几乎可以称得上不在一个级别。动起手来,双方谁比较吃亏,肯定是匈奴。而且从中我们还应该看到双方国力上的差距,大量装备铁质护具,说明汉朝冶铁工业的强大,匈奴则只能把铁用在刀剑这一类非消耗型的进攻型武器上,连金属箭头的供应都无法保证。
其实战争说到底,很大程度上是在拼消耗,谁的底子厚,谁的装备好,谁的优势就大,胜利的概率自然也就高。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一项就是匈奴的优势所在了。
坐骑:像马,驴,骆驼,牛,大象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汉朝这边骑骆驼的很罕见,大象主要在汉朝以南的国家,驴倒是有,但是驴个子矮,跑得慢,还犯倔,似乎不太适合上战场,所以主要的坐骑还是战马。
这个时代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骑士在马背上保持平衡,主要是靠自己的两条腿来夹紧,这种骑马的方式有个专有名词叫孱骑,由于没有支撑点,大一点的动作肯定是做不了的,否则身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坠马,射箭没问题,但是拉不了很硬的弓,因为两脚悬空使不上劲;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拿刀挥砍也问题不大;拿着一丈八尺来长的短戟来个突刺也成,但是想要双手舞动青龙偃月刀跟人家大战三百回合估计够呛。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好讲。骑兵厮杀场面,马上攻击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以弓弩互射为主,手持刀矛剑戟一般是出现在追击的时候,骑兵对冲的概率不大。
除了马镫和高桥马鞍以外,马蹄铁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也没有出现,战马的承载能力因此远远无法保证重骑兵的份量。马蹄的角质层完全可以承受马匹本身的重量,但是马背上要是加个人,那就不一样了,人身上如果再背上一大堆铁甲,那这马就悬了,如果马身上也包上铁甲的话······少走几步倒是没关系,但是绝对经不起长途跋涉。骑兵直冲敌阵的场面是不太可能的,不过有时会出现骑兵冲到近前,然后下马作战的情况。
再说一下战马的使用寿命,战马的实际服役年限一般不会超过五年,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战马损耗。另外,战马需要一个宽敞的空间奔跑,来保证自己的状态。
汉朝的统治区域很大,但是山地沼泽很多,广阔的平原需要种庄稼,留给马匹撒欢儿的地方就没那么富裕了。另外,为了骑乘安全,公马一般会被阉割(太残忍了),这也就造成了后继无马的局面。
匈奴拥有广袤的草原,每个家庭的马匹数量都不少。一个五口之家的匈奴家庭,需要十四匹马,三头骆驼,十三头牛和九十只羊的存蓄量,才能保证正常的生存需要。战时这样一个家庭需要提供一名骑兵,那这位骑兵可以带着五匹战马上战场,挑一匹最好的冲锋陷阵,另外四匹驮装备,提供马奶。
相比之下,汉军的人均马匹保有量就显得比较寒酸了,一人双马都不可能保证。所以说,汉军的武备虽然很强大,但是战马这一项比对手还是差了很多。而且匈奴骑兵由于自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骑术要远比汉军骑兵高超,另外汉军引以为傲的劲弩,在马背上同样无法拉开,在颠簸的马背上使用弓箭或者轻弩,战斗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不过汉军的军马在体能上还是有优势的,很简单,给它吃点好的,汉军当时普遍使用小米来喂养军马,给军马贴膘,这让匈奴很无奈,他们的马只能吃草,所以说长期奔袭下来,汉军的战马状态更好,这也是汉军在骑术落后的情况下,还能成功的追击匈奴,并重创之的原因。
载具:也就是战车,由于使用条件比较苛刻,而且不如战马灵活,战国时期,已经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还是有一部分存在的。比如由战马拉动,安装了重型弩机的轻车。轻车除了使用车载弩机进行远程狙杀以外,还可以突入对方的骑兵阵营中,冲散对方的阵型,为后面的部队分割包围敌人,创造条件。
武刚车则可以组成简易的堡垒,为步兵提供掩护。在冲锋时,也具有掩护步兵的作用,汉军在作战时对防御工事还是比较依赖的。汉匈对战中,汉军就会利用武刚车组成的临时掩体,抵挡住匈奴的冲击。
匈奴是不用战车的,马车倒是也有,不过仅仅是辎重车而已,并不参加战斗,更不会用辎重车围成掩体。(说起来挺悲催的,但凡是组成掩体,都是在跑不了的前提下,不得不采用的备用方案。)
以上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汉匈双方的主要装备,其实装备只是一部分,民众是否支持,决策层是否真心想要一战,国力是否支撑得起,这些都会影响到战争的进程。
名臣晁错,在仔细分析了汉朝自高祖以来与匈奴作战的过程和细节后,作《言兵事疏》一文,上奏文帝。他认为匈奴有三大特长是汉军所不如的:(一),匈奴军马行动迅速敏捷,汉军不如;(二)匈奴骑兵善于骑射,汉军不如;(三)匈奴兵耐饥渴疲劳,汉军不如。不过汉军对匈奴也存有五大优势:(一)平原车战,匈奴不如;(二)劲弩长戟,匈奴弓箭不如;(三)混编车阵,匈奴不能阻挡;(四)材官骑射,匈奴革甲木楣不能抵御;(五)下马肉搏,匈奴不敌。
如此,晁错认为“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大汉拥有很大的胜算。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战略构想,即接收不堪匈奴压迫,而前来汉地的其他游牧民族,由汉军统帅领导他们,利用他们同匈奴接近的作战方式来对抗匈奴。除此之外,他还分析了不同作战地域,不同兵种的优势所在,士气对战争的影响等等。可以说,是晁错构建了汉军对匈奴的作战方略,从文帝起,国家层面上的安排部署,都深受晁错思想的引导。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 www.zhulang.com 阅读最新内容。 当前用户ID : , 当前用户名 :
loading